搜索

张瑞威《19世纪江北的漕政与漕乱——以阜宁县为例》

首页    学术成果    张瑞威《19世纪江北的漕政与漕乱——以阜宁县为例》

本文出自《区域史研究》2020年第1辑(总第3辑)。

 

 

张瑞威,英国牛津大学博士、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,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明清研究中心主任、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系主任,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社会经济史。

 

内容简介:江北的漕粮征收在18~19世纪经历了两次改变,首先是从本色到折银,然后是从折银到折钱。在漕粮以本色缴纳的年代,民户对县衙门的不满主要来自多收米谷和改折金钱,这些不满导致的地方官民冲突,被称为“漕乱”。但当漕粮由本色改为折色缴纳后,并不意味着漕乱终止。从阜宁县的例子可以看到,江北折漕之后,漕乱仍有发生,只是民户改以灾荒作为抗漕的理由。本文以阜宁县为例,分析了清末江北地区的收漕情形,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在运河失效后,知县在税收方面遭遇的困难。

2020年9月1日 09:54
浏览量:0
收藏